在我國,未來幾十年,城鄉發展加快,人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,小康目標的實現,人們對生活品質的需求提高,對茶具、餐具等陶瓷用品的需求也趨向個性化。日用陶瓷文化品位越來越高,在吸收民族民俗文化中不斷更新換代。目前婚慶、節日、酒店等專用陶瓷需求已經趨旺,而市場上的茶具產品良莠不齊,日用陶瓷茶具市場需要一個多方位發展空間。
說到茶具,不得不說到一個地方,那就是江西景德鎮。景德鎮自五代時期開始生產瓷器,至今已有千年歷史。景德鎮素有“瓷都”之稱。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、品種繁多、裝飾豐富、風格獨特,以“白如玉,明如鏡,薄如紙,聲如磬”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。青花、玲瓏、粉彩、色釉,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。薄胎瓷人稱神奇珍品,雕塑瓷為中國傳統工藝品。
公元1405年(明永樂三年)開始,鄭和七次下西洋,攜帶了大量瓷器,特別是景德鎮瓷器,促進了中國陶瓷遠銷海外,擴大了中國陶瓷的聲譽,也極大地推動了景德鎮的陶瓷國際貿易。這些情況在《明史》和鄭和隨行翻譯費信著的《星搓勝覽》都有記載。鄭和下西洋對發展中國的陶瓷生產,特別是發展景德鎮的青花瓷來講,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。由于鄭和七次下西洋,景德鎮青花瓷、浙江青瓷、福建白瓷,揚名海外,并由東非傳及歐洲,使中國瓷器,特別是景德鎮青花瓷,名聲大振,海外需求大量增加。當時不但海外商船相繼到泉州,并派人到景德鎮、杭州販運瓷器綢緞等商品,而且明代國內不少大商人如李錦、潘秀、郭震等,大量裝載瓷器等物出海銷售,滿足海外需求。當時巨商鄭龍芝兄弟,擁有商船百艘,海員千余人,常到景德鎮采購青花瓷、茶葉,去浙江采購綢緞,然后派遣海船運到東南亞、阿拉伯、東非各地銷售,深受歡迎。
推薦閱讀:
來源:52瓷器商城(景德鎮茶具專賣)